小型的通俗乐器。外形为扁平的长方匣子,中心部分为一鱼刺形的木质长条,两面复以铜质簧板。簧板与鱼刺形木质长条合在一起时形成若干小方孔。在簧板上合小方孔响应的位置开有小孔,上装铜质簧片。在簧板小方孔相应的位置开有小孔,上装铜质簧片。在簧片外边有保护性的金属板。演奏者吹气入小方孔,引起簧片振动发声。
口琴乐曲常用简谱记谱。常见的口琴有两种。
1.复音口琴。每一小方孔中有同音的两片簧片,两簧片的振动数稍有差别,两簧片同时振动时声音略有颤动,声音宏亮。只有自然音阶的音,没有变化音。
由于口琴的簧片是吹和吸相间排列的。1(do)、3(mi)、5(sol)是吹;2(re)、4(fa)、6(la)、7(si)是吸。这种口琴适合初学者使用,也是群众中最为流行的。不能转调,因此乐器有C调、D调等分别。2.半音阶口琴。每一小方孔中的两片簧片,音高不同。在琴的右边,有一滑动音栓,用以控制弹簧盖板,可奏出半音音阶。
2.此外,尚有“重音口琴”(每一个音用相差八度的二片簧片)、“固定和弦口琴”(可吹奏大三、小三、属七等和弦)、“键盘口琴”等多种。口琴是19世纪时在欧洲出现的乐器。1777年中国的笙传入欧洲,引起使用自由簧的试验,821年德国乐器制造家布施曼(Friedrich Buschmann,1805~64)创制了口琴。口琴虽然常被认为是简单的大众化乐器,但在有一定技术的演奏者手里也有相当丰富的表现力,因此吸引如米约、沃恩·威廉斯、维拉-洛博斯等著名作曲家为它谱写乐曲。